产品展示
朝鲜到底有多缺电?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从丹东买太阳能电板!
在全球范围内,稳定的电力供应对许多国家而言,往往是一种无法企及的奢望。人们常听到“越南工厂每到夏天就停电”、“印度人习惯偷接电线”等类似的说法,但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位于东边的邻国朝鲜,电力匮乏的程度比这些国家更严重。每当夜幕降临,位于中朝边境的丹东城市,总会被五光十色的街灯照亮,热闹的夜市充满了烟火气息,摊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整个城市弥漫着浓厚的市井气息。这个场景一直延续至鸭绿江边。然而,当你回头望向江的另一侧,情况却截然不同。从高空俯瞰,朝鲜的夜晚宛如一个与世界隔绝的孤岛。
即便是首都平壤,电力供应依然时断时续。高层公寓的居民只能在早晚的电力高峰期间使用电梯,一旦错过时段,便只能徒步爬楼。而更令人担忧的是,某些医院正在进行的手术,时常因为电力中断而面临风险。农村地区的电力情况更为糟糕,尽管电费便宜,仅为几分钱,但供电时间却仅限于每天的两小时。供水的情况也很糟糕,许多地区甚至没有电力供应,水的来临时间常常无法预测,许多人不得不前往河边或井边取水。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水管被冻住,井水枯竭,农民不得不徒手推车走几公里去凿冰取水,装载着冰块带回家勉强维持几天的用水。
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几乎每个朝鲜人都不熬夜。夜晚的来临意味着回归到原始的生活状态,街道上的路灯大多是半明半暗,家家户户依靠煤油灯照明,做饭只可以使用柴火和木炭。孩子们在做作业时,也只能借着窗外微弱的光线。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核武国家居然在电力供应方面如此困顿。朝鲜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并且在军事上具备强大的核能力,但却在最基本的民生电力供应上束手无策。
在中朝边贸市场中,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最畅销的不是廉价的食品,而是那些在中国几乎已经消失的小型家用光伏设备。据丹东一家电器店的老板透露,像100瓦的太阳能板,他一天能卖出一百多片。这个成本仅为500元的光伏板,在经过商贩手中的倒腾,最终能卖到2000元左右,价格高得令人咋舌。尽管价格昂贵,但在朝鲜,这些光伏板的需求非常大,成为了很多家庭的重要依赖。
尽管如此,对于大多数普普通通的家庭来说,这种“进口商品”仍然难以负担。为满足需求,朝鲜的部分地区已然浮现了专门为家庭充电的灰色产业。这种市场虽然小,但却非常活跃。朝鲜的人口相对较少,电力需求的规模也有限,但即便如此,朝鲜的电力供应依然不足以满足日常需要。那么,朝鲜为何长期没有办法解决这一电力短缺的问题呢?
朝鲜电力短缺的最终的原因,与历史和资源的配置紧密关联。要理解朝鲜缺电的原因,我们一定要从其电力的来源入手。过去,朝鲜曾是一个电气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甚至在半个世纪前,其电力水平可以与欧美相提并论。那时,朝鲜的电力供应得益于苏联的援助。朝鲜战后,经历了极为严重的工业破坏,然而苏联及时伸出了援手,帮助朝鲜恢复了原本的鸭绿江水力发电站,并建设了多个均衡的发电设施。这一时期,朝鲜的电力供应可谓是日新月异,几乎覆盖了所有基础设施的需求。
然而,这种局面并未持续太久。苏联解体后,朝鲜失去了稳定的石油供应。曾经,朝鲜通过“反美前哨”的战略地位,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石油支援,这些石油不仅是其军事能力的重要支撑,也支持了其发电厂的正常运转。但随着苏联的解体,朝鲜的电力供应陷入了困境。到1998年时,朝鲜的年发电总量从292亿度锐减到170亿度,电力供应的一下子就下降让朝鲜一夜之间从“发达水平”跌回了“战前”状态。
石油的短缺直接影响了火力发电的正常运行,因为煤炭的开采和运输也严重依赖石油资源。水电虽然是朝鲜的另一大发电来源,但朝鲜的水力发电也并非没问题。水电站多为苏联时代的设备,设备老化严重,且许多零部件早已停产无法更换。再加上自然灾害的频发,水电设施的破坏也愈加严重,导致电力供应时常中断。
目前,朝鲜的电力系统仍在使用大量老旧设施,尽管部分新建或扩建的火电站开始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但由于,朝鲜的电力问题依旧没有根本性解决。而且,国际制裁也让朝鲜无法从外部进口所需的设备与技术,使得其电力系统的更新换代变得更艰难。在这种困境下,朝鲜只能采取一些应急措施,如推广节能灯、错峰供电等,但这一些方法并未根本解决电力短缺的问题。
总的来说,朝鲜的电力危机不仅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更是由于外部因素的深刻影响。尽管近年来朝鲜开始尝试改善电力结构,但其依赖外部资源和缺乏有效的设备更新仍使得其电力供应问题没办法得到根治。而这一困境也提醒我们,能源安全和自给自足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任何一个时间里都不应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