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智造”列车机器人“工友”显身手

日期: 2025-01-14 来源: 江南电竞APP官网入口app 阅读: 1

  

“智造”列车机器人“工友”显身手

  2024世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大会今天在南京开幕。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是如何赋能高端装备制造的?昨天,记者深入2023年度全国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中车浦镇公司,看他们如何通过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手段,提高轨道交通车辆的制造水平、运行效率以及维护保养的精准度。“智造”列车,浦镇机器人“工友”已就位。

  走进浦镇公司转向架分厂,记者看到构架焊接数字化智能化产线上,“快递小哥”AGV小车一路“小跑”,将生产所需的材料送至车间,堆垛车灵活移动将工件交接给工位上的“焊接好手”,焊接完成的成品部件还需要经过“产品医生”360度无死角的仔细检验,有的去往对完美有点“执着”的自动打磨机器人处进行“精修”。一个转向架生产的全过程,在“智慧大脑”——数字化智能产线运行大屏上清晰可见。

  “车辆运行的各种载荷和作用力由构架来承受和传递。构架的产品质量关系列车行车的安全,要确保万无一失。”浦镇公司转向架研发部转向架总体工艺主管方孝钟向记者介绍说。

  构架作为列车的“安全担当”,焊接过程需要“技能担当”。记者在产线上看到一位位“焊接好手”就“坐”在一个个白色的“格子间”里。待火花四溅后,一道完美的焊缝焊接成功。记者走近一看,在这里忙得不亦乐乎的不是“真人”,而是一个个焊接机器人。

  “目前我们智能产线台焊接机器人,负责完成构架85%—90%关键焊缝的焊接。”方孝钟和记者说,工人只要把待焊的工件送到进料口,堆垛车会将工件自动送到焊接机器人台位,机器人系统就会自动识别生产工件,调用相应的焊接程序进行作业,任务完成后自动通知堆垛车过来取工件。

  “相比传统人工,机器人能执行高精度的操作,不容易受到疲劳、分心等因素的影响。”方孝钟坦言,由于焊接作业环境恶劣,焊接质量受人的技能和状态影响很大,智能产线通过应用焊接机器人,能够保证焊接过程受控,保证焊接质量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大大降低人工焊接作业强度。

  “作为一线工人,我们最明显的感受是,解放了双手,劳动强度降下来了,这使得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工艺的钻研上。”浦镇公司构架智能产线工位长孟飞直言,构架生产时,一定要通过不同部件经过组装、焊接、打磨、调修、探伤等多道工序再组焊成一个完整构架。传统产线工位比较零散,智能产线集成化程度更高。生产任务由“智慧大脑”一键派发,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人机协同紧凑有序,智能产线上不仅实现自动化、无纸化操作,生产节奏也更加清晰、明朗。

  浦镇公司的构架焊接数字化智能产线年正式投产,历时两年多时间。方孝钟和记者说,浦镇公司全面贯彻落实《中国中车产业数字化推进方案》,围绕三舱一体系建设为目标,建成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驾驶舱、生产指挥数据驾驶舱、运营管理数据驾驶舱和智能产品研制数字化体系,全方面推进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构架焊接智能产线就是公司生产指挥数据驾驶舱的重要建设场景,也是公司入选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工厂的一个重要载体。

  据介绍,2024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浦镇公司将有复兴号动车组、市域车、数轨等车辆和转向架产品亮相。公司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浦镇公司将紧抓大会机遇,协同产业链上下游的伙伴,一起将智能制造嵌入轨道交通产业的研发、制造、运营等全生命周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