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电竞官网
GuanHang &Machinery
周公布下妙棋:他首发捉蒋消息没有他西安事变不会顺利解决!
这个时候,有个潜伏在西安、代号叫“木匠”的特工人员,他利用二手收音机改装成的大功率电台,迅速将捉蒋的消息发了出去。
这就是周恩来在很多年前布下的一着妙棋,此时发挥了意想不到、也无以替代的作用。
无怪乎,周公在很多年后,还多次在不同场合讲到“木匠”在西安事变中的作用,说假如没有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必然不会那么顺利!
有“谍海神工”美誉的“木匠”叫涂作潮,他是无线电报事业的开山鼻祖,也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原型李白的师傅。
涂作潮,曾用名涂保生、唐宝生、沃罗达尔斯基、吴思浩、宋友才、蒋贵庭、蒋林根等。1903年出生在湖南长沙的一个贫苦手工业家庭,9岁时开始打工补贴家用,勉强读了四年书,13岁便辍学当了木匠。
1920年他成为湖南劳工会的首批会员,次年,参加了党领导的泥木工人罢工,被老板辞退。
1924年,为生计所迫的涂作潮,来到了当时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上海,进入恒丰纱厂打零工。在那里,结识了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李立三。同年,经蔡和森之兄蔡林蒸和之兄林育英介绍,加入了。
在运动中没有暴露身份、又有组织领导能力的继续留在上海,转入地下;身强力壮的年轻到黄埔军校;身份暴露的去莫斯科学习。
他身份暴露除了因为参与发动五卅运动被捕外,还有就是出狱后不久,他见义勇为,开枪打伤调戏女工的流氓。因为太冒失,被党组织处分。就这样,他和十几名身份暴露的被安排去莫斯科学习。
当时,从上海到莫斯科,先乘船到海参崴再转火车,行程要一个来月。涂作潮不知道,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党组织也对他们这十几名留苏学生进行着考察,以便分派他们的学习方向。当时他依旧年轻气盛,意气风发,仍然改不了行事鲁莽、性烈如火的个性,所以,组织对涂作潮的鉴定意见是“不知秘密工作”,就是说,上面认定涂作潮的性格不适合从事秘密工作。
然而,就是这位“不知秘密工作”的人,却学了一身秘密工作的本领,最终成为“谍海神工”。
1925年11月,他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1927年夏天开始接受军事训练。
其实,这对受教育经历加起来不过四年的涂作潮是相当不容易的。两年时间,他就能用外语熟练交流,不但熟练掌握了俄语,还向党组织打报告,要求学习炸药、毒气、爆破等技术,急匆匆地盼着回国暴动。
1928年,周恩来和到莫科斯参加六大,当时在莫斯科学习的涂作潮因为品学兼优,作代表也列席了这次大会,他的座位刚好与相邻。
周恩来和涂作潮交谈后,知道他13岁时学木匠的经历,便开玩笑说道:“既然你学过木匠,那不如以后便叫你木匠吧!”
此后20年间,中央许多领导人不知涂作潮真名,“木匠”的绰号却广为流传,并成为其工作代号。
作为隐蔽战线的缔造者,周恩来已经看出这将是一个“能工巧匠”,他决定布下一着妙棋,于是,在其中两份报告上分别做了批示:
随后,周恩来从莫斯科返回上海后,为加强中央对各地党组织以及工农红军的领导和联系,他着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中央特科四科科长李强商议,决定在上海开展无线日,经共产国际同意,由选派6名学员,秘密学习无线电技术,涂作潮以首选列入名单。
真实情况是,涂作潮等人去了列宁格勒伏龙芝军事通讯联络学校,学习无线个月。
谁知在别的方面表现优异的涂作潮,在无线电面前却遭遇了“滑铁卢”:由于小时候得过脑膜炎,脑子反应慢,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发报人员,每分钟需要记录100个电码,可他不管怎么努力,每分钟也只能记住30个电码。更何况高等数学对他来说更像天书。
结果歪打正着,木匠出身的他,居然触类旁通,学起机务来如鱼得水。“不合格”的报务员倒成了专家级的机务员。
历经两年的学习,涂作潮终于在1930年秘密回到了上海。此时正值六大之后,各地武装起义风起云涌,根据地和红军也在逐步扩大。中央位于上海,与各根据地之间的通讯联络还全靠交通员往返送信,不但速度慢,而且很危险。因此,中央迫切地需要建立自己的电台。
中央特科的李强,被周恩来任命为筹建电台的负责人。因为在当时,有天赋,又有条件接受过正规培训的人,屈指可数,于是,涂作潮被安排在中央特科的无线电培训班当老师,专门教他们维修、组装电台。
1930年,中央红军粉碎了第一次围剿,活捉了前敌总指挥张辉瓒。在其名篇《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高兴地写道:
张辉瓒可不是一般人!他是蒋介石的爱将,在北伐中成名,他被活捉在中引起轩然。
当时在上海的中央原则上同意了谈判条件。但中央苏区没有电台联络,必须派人苏区传达中央的指示。
在这次反围剿中,红军缴获了一部半电台,俘虏了10名报务人员,原本涂作潮要苏区,让这些珍贵的战利品运转起来。因为那半部电台指只有收报机,没有发报机。后来人们说党的通讯事业是“一部半电台起家”,指的就是此事。
在旅馆住下后,李翔梧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一则让他们瞠目的消息:张辉瓒已经人头落地了。
中央在安排着谈判,中央苏区却已经把张辉瓒处决了。没有电台及时联络,两头消息不通,各行其是,却让谈判代表涂作潮和李翔梧身处险地。
二人一合计,跑吧!他们当时正好身着军服,趁着陪同的军官还不知道张辉瓒已被杀,一路向城外跑去。
那天下着雨,二人一口气跑出30里地,到了城东的城岗魏村,再也跑不动了。正在走投无路时,他们敲开了魏朝鹏的家门。
这个魏朝鹏也不简单,是个青帮的江湖中人,魏朝鹏不动声色地给每人摆出四个茶碗——这是青帮的“切口”,每只茶碗代表不同用意。
做地下工作的涂、李二人,却也知道些黑道暗语。他们都端起了代表“救命”的第四个茶碗。
魏朝鹏当下把他们二人认作帮中兄弟,非常热情仗义,把他们化装成瓷器商,一路护送回上海。
涂作潮经历了此番波折,捡回了一条命,这也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红军的无线电做起来。
不久后他还是到了中央苏区。在他的手中,那“一部半电台”的种子开始发挥作用。
涂作潮此后当过中央红军无线电通信来料处主任和通信材料厂厂长,靠着一把克丝钳、一把扳手和几把改锥,用缴获来的战利品、秘密购买的电子管,为红军组装、维修了第一批电台。
此后,他还用一双巧手,给中央苏区组装了发电机、蓄电池。千锤百炼,他成为了“谍海神工”。
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涂作潮因身患疟疾,在随项英、陈毅部队转移的战斗中与部队失散。经过了将近一年的颠沛流离,他又回到了上海接上组织关系后,又干起了地下工作。
刘鼎是他在苏联留学时的老同学,1936年3月,经宋庆龄介绍从上海到达西安,对外的公开身份是
的秘书,实际上他已被任命为中央驻东北军代表。为了能更好地跟延安沟通,刘鼎迫切地需要一个自己的电台。没过两天,涂作潮就把一台日本收音机改装成了一部5瓦电台。
刘鼎把电台拿走后的第二天,高兴地告诉涂作潮,已经跟延安联系上了,电台性能很好,就是声音有点小。
涂作潮很快又做了一台能用干电池做电源的5瓦电台,并亲手给它打了个小木箱子。这个小电台轻巧灵便,便于保密和机动。
那时候敌人探测电台位置的办法是分区停电,对这个干电池电源的电台毫无效果。
西安事变前夕,刘鼎又让涂作潮做了一部功率100瓦、能和全国通报的电台。西安事变前三天,涂作潮奉命搬进张学良的府邸继续组装电台。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他并不清楚自己正处于历史的风暴眼上。
1936年12月13日,喜形于色的刘鼎告诉涂作潮,头天晚上蒋介石被张学良和杨虎城扣留了。
当时西安刚好停电了,没有电怎么发报!众人都十分着急。100瓦的电台功率太大,短时间内也找不到供电机,此时有人想到了那台5瓦的小型电台,用汽车的电瓶就可以供电,顿时,便解了燃眉之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党的隐蔽战线重要领导人潘汉年被派往上海,涂作潮也跟着他到了上海,筹建和恢复党在上海的秘密电台。
涂作潮化名蒋林根,在赫脱路(后常德路)572号租个门面,开了一家恒利无线电修理公司。很快,涂作潮就修好了上海地下党组织的一台不能发报的机器,同延安恢复了联络。
当时,涂作潮已经34岁,还是光棍汉一个,又住着个大房子,当着“小老板”,说他是“钻石王老五”在当时也不为过,这就不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有次一个邻居曾就此调侃他。于是,涂作潮向党组织汇报,要求成家,提出的条件也很奇葩:
组织同意后,涂作潮就把一半的房子租给了叫宋金朝的巡捕,同时,请宋巡捕给他介绍一个婆娘。
女人叫张小梅,前夫患痨病去世,丢下一个男孩。就这样,涂作潮和这个老实本分的女人过起了小日子。婚后,他们育有五个子女,对老大,涂作潮也视如己出。
由于张小梅文化水平不高,一心操持家务,几乎不过问涂作潮生意上的事情,当然对他摆弄的那些电子零件更是一窍不通。
不久,组织上又把他的徒弟李白(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原型)调来从事收发报工作。涂作潮卖掉了原有的“恒利无线电公司”,同李白一起在威海卫路1520号租了两间店面,成立了“福声无线电公司”。涂作潮当“老板”,李白当“账房”,秘密电台就设在公司的亭子间里。
到了1941年春末,福声无线电公司的一个学徒忽然失踪了。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安全,组织上决定让涂、李分家,以免被敌人一网打尽。
尽管李白一再小心谨慎,但电台还是被日本人侦测到了。1942年李白发报时被捕,涂作潮不得不紧急撤离上海。
不久,党组织把张小梅和他们的孩子也接了出来。一家人团聚后,几经辗转,于1943年到了延安。
建国后,我军连续击落U2高空侦察机,震惊了全世界,其实也有涂作潮的功劳。1949年上海解放后,涂作潮作为上海军管会代表,接管了中央无线电器材公司和中央有线电器材公司,当他发现某个研究所里有20名精英工程师时,如获至宝,立刻把他们送去了北京。后来,这20个人里出了4名院士,在我军击落U2高空侦察机的电子对抗战中,主力人员都出自这20名精英。
这时,涂作潮六个子女中最小的儿子,也是和他一起生活时间最长(34年)的涂胜华想为父亲写一篇纪念文章,却发现无从下笔:
虽然与父亲一同生活三十余载,但父亲苦心隐藏秘密,他始终不知他的实际身份。对父亲的真正了解,是在他去世之后。涂作潮给儿子的信息只鳞片爪,但有三件事却让儿子印象深刻:
一个人心里承载了太多秘密,必须有一个宣泄的出口。撒网打鱼这种很原始、很辛苦,又很有技术性的爱好,可能就是涂作潮给自己找到的“出口”吧。
这三件事,让涂胜华认定父亲是个“有故事的人”,他们那一代人为了理想,奉献忠诚,任何一个时间里都应该被人所尊重。因此,他想,给父亲做一部传记,做一座纪念馆,这远比修一座坟头意义重大得多。
就这样,本来只想为父亲写一篇纪念文章的涂胜华,却渐渐欲罢不能。他拥有社科院英文新闻采编专业硕士学位,这样的专业背景让他更热切地去探究历史、接近真实。
经过20多年的四处寻访,涂胜华将他在大陆各地乃至俄罗斯、美国、台湾等地搜集的资料,共1400余件,在河北燕郊的西柳河屯村为父亲建立了史料陈列室。
由此翻开了父亲这部厚重的书,还原出了这位“谍海神工”真正的传奇,我们也才能领略到那个时代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