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GuanHang &Machinery
乡村振兴这22个成功典型案例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普古乡舍烹村,距离六盘水 100 公里,车程约 2 小时。
立足“1+6=1”的发展的策略,即立足旅游资源,实施产业富村、商贸活村、生态立村、旅游兴村、科技强村,建成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发展示范区域,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
大力发展农业休闲旅游。将农业产业当作旅游来做,种植作物除注重其本身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还充分挖掘科普价值、观赏价值和旅游价值。在果园农田中建设休闲栈道、观景平台、休息设施、农业乐等设施;建设农耕文化园、百草园和百花园、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展示园,提升农业产业观赏性、体验性、科普性,实现了旅游与农业的深度融合。
2012 年 5 月,农民企业家陶正学回乡发动大家成立盘县普古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此后又成立了贵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银湖合作社占股 20%)。通过合作社和旅游研发企业,舍烹及周边村的荒山、河流、洞穴、森林、水域、河滩、自然风光和土地等,被量化成集体和村民的资产,再整合闲散资金和财政扶贫资金变成了村民和集体的股金,465 户农户 1161 名农民变成了合作社的股东。利用村庄绝美的自然风光、地质地貌、生态环境和区域小气候等优势,全力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山地旅游业和大健康产业,引入深圳苏式山水有限公司、盘县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进驻,共同开发村庄资源。
引进企业的同时,银湖合作社和娘娘山旅游公司支持 8 个村成立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村级经济;采取合作社现金奖励方式,鼓励群众积极从事农家旅馆、农家饭店和特色种植养殖,提升园区服务配套设施。目前已有企业 17 家、农家饭店 30多家、农家旅馆 12 家,激发了群众的创业激情。
通过三变模式,舍烹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引入外部企业、群众全面参与,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别的地方的新道路,实现了自身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蛋鸡产业为抓手,依托财政资金和政策性金融,通过县域试点等方法,探索形成一套“三权分置”(项目资产所有权归地方政府,经营权归德青源集团,收益权归农民)、合作共赢的德青源金鸡产业联农带农新模式,以点带面,形成了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良性互动格局。
一、整合财政资金,农民获收益股权。整合县涉农财政专项资金,依据金鸡项目周边重点村、农民数量,将财政资金分配到乡镇主导管理的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户数量折股量化,农民获得收益股权。在征得农民同意的基础上,股金作为合作社的资本金投入金鸡项目。
二、设立平台公司,统一项目建设。县政府设立农业资产公司,负责项目资金管理和前期建设。用各合作社入股的资本金,按照1:1的杠杆率向银行贷款,以政府购买服务搭建信用结构,银行按照基准利率给予项目15年长期贷款。资金全部到位后,平台公司依照德青源标准建设“六厂(场)一区”(青年鸡场、产蛋鸡场、饲料厂、屠宰场、沼气厂、食品厂、生活服务区),打造金鸡产业园,享有固定资产所有权。
三、开展租赁经营,租金收益惠农。项目建成后,德青源公司将固定资产租赁下来,每年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0%分季度缴纳租金。租金收入偿还金融机构本息后,剩余部分按股分配给各合作社,确保农户获得稳定股权收益。
四、创造就业岗位,带动脱贫增收。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德青源公司贯彻建档立卡脱贫群众优先原则,设置爱心岗位专门招收建档立卡脱贫群众,鼓励通过技术培养和训练的致富带头人在企业从事技术管理岗位,通过智慧和劳动获取市场化的薪资。目前,德青源公司在全国14个省地共投产20多个金鸡项目,雇佣农村劳动力16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脱贫人口比例达50%以上。
五、发展关联产业,订单带动致富。金鸡产业园通过玉米订单种植、物流运输、包装材料、临时劳务等上下游产业,提供稳定的采购订单,带动农民围绕产业链充分创业就业。一是物流订单。金鸡产业园每年物流运力达到30万吨(约1500万元采购订单),涉及大宗原料、小原辅料、蛋肉产品等类别,县政府通过物流合作社与德青源签订服务合同,以市场化价格承接物流订单。二是包装订单。金鸡产业园每年需求包材3000万套(约2000万元采购订单),涉及纸箱、纸盒、蛋托、砧板等类别,县政府通过包装合作社与德青源签订采购合同,以市场化价格承接包装订单。三是玉米订单。县政府通过种植合作社与德青源签订采购合同,带动当地的绿色玉米种植。
黄花又名萱草、忘忧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健脑安神、降脂养血、清热解毒、通气催乳等功能。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种植黄花已有600多年历史,素有“中国黄花之乡”的美誉,当地黄花角长肉厚,先后12次荣获农产品博览会金奖。目前黄花种植培养面积已达到26万亩,年产值达9亿元,是地方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过去当地人并不想种黄花,根本原因是黄花产业存在“六怕”,即怕旱、怕虫、怕前三年没收成、怕雨涝晒不干、怕缺少劳力采摘难、怕市场波动大等难题。近年来,云州区委、区政府把“一区一业一品牌”作为全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集中力量解决一村一户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加工销售难题,为黄花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保障了黄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设立种植补贴,提高组织化程度。为解决农民种黄花前三年没收成难题,当地成立种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形式,集中当地土地资源,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种植。云州区制定政策,种植黄花可享受每亩每年500元的补贴,同时当地农民可到合作社参加黄花田间管理打工挣钱,这项政策解决了种黄花前三年没收入的担忧。
二、改善水利设施,提高黄花产量。黄花种植区积极争取水利设施项目,累计投资2.6亿元,新增和恢复水浇地面积22.68万亩,铺设地下管道、修复配套机井、实施节水喷灌,解决旱天没有淋头雨,黄花减产等问题。
三、统一种植保险,降低种植风险。统一以合作社名义参加自然灾害险和目标价格险,种植户每亩出50元或200元(财政分别补贴250元和200元),最高可获得5000元、7000元的风险赔付,消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四、及时组织收储,提升产品效益。每到采摘季节(6月下旬起的40多天),合作社天天都会联系本地加工公司,深入地头,现摘现称现结算。村民采摘下的鲜黄花,及时进入地头冷藏库。鲜黄花集中出售解决了过去采摘怕高温,蒸后怕遇雨,晾晒怕阴天的难题,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收益。
五、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云州区依托黄花产业、40天花期、近郊区位、乡土文化等资源,推进农业与生态旅游、文化康养等深层次地融合,建成了火山天路、忘忧大道、忘忧农场等一批黄花采摘观光、健康养生等景点,与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西坪国家沙漠公园、峰峪国家湿地公园连成一线,形成山水田林湖的美丽景观,已形成以黄花为媒的乡村旅游点23个,拓宽了产品类别和市场空间,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
这些年,在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社引领下,黄花产量品质稳定,销路和价格也有保障,黄花越种越多,收入也慢慢变得好。在大同,黄花干、黄花酱、黄花饼、黄花制作的化妆品等相关系列新产品琳琅满目。通过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综合效益,当地老百姓走出了一条幸福路。2020年5月11日,习视察大同市云州区,当地农民告诉,土地流转后每亩地一年可收入500元,在基地做工一天还能赚150元。习细致察看黄花产品后,感慨地说:“就是要立足本地实际,全力发展特色产业,把大同黄花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乡亲们富而忘忧。”
辽宁省朝阳市木头城子镇十家子村利用亲情、乡情,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以电子商务为突破点,创办新发永业电子商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经济实体,通过“互联网+种植基地+深加工基地+合作社+实体店”的模式,推动当地小米、小麦、葵花、葡萄、苹果等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培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头雁。十家子村党支部积极号召、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2015年本村大学生王颖响应号召,返乡创立新发永业电子商务公司,注册“村姑进城”品牌,发展葡萄、小米等种植加工,推动当地特色水果和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王颖的影响和村党支部支持帮助下,先后有20多名大学生积极返乡,领办合作社,创办经济实体,积极投身创业富民大潮,成为农村创业创新和助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
二、发展农村电商新业态。十家子村搭上互联网快车,探索“线上开网店+线下实体店”的创新模式。先后在辽宁朝阳、上海等地开设线下实体体验店,与淘宝等大型平台企业对接,搭建农产品网上销售经营渠道,形成了“线验、网上下单、云仓发货”的电子商务平台运营机制,打通了农产品进城入市的销售经营渠道,建立了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终端销售的全新产业链模式,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
三、打造乡土特色金招牌。十家子村以“土地流转+入股”的方式,流转土地近万亩。以农民合作社为核心,通过种苗供给、田间管理和成熟采收一体化跟踪服务,打造高标准农产品生产基地,确定保证产品源头的健康。同时,建立清洗、包装、分等分级标准,规范农产品初加工,与沈阳农大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发母婴食品等,拓展农产品深加工,培育创立了“村姑进城”“蛮妞”“晶脂”等知名品牌。
四、助力脱贫攻坚奔小康。十家子村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电商+贫困户”的“5+”模式,带动27户贫困户脱贫,500余户农民致富。村党支部将集体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帮助农户脱贫发展致富产业。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等方式,让农户享受股份制比例分红。纳入高标准农产品生产基地范围的农产品由公司统一收购,再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线验店统一销售。同时,农户还可进入公司就业,让农民真正成为卖农金、收租金、挣薪金、分红金、得财金的“五金”农民。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深入晋江调研,亲自总结提炼了“晋江经验”,成为多年来晋江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制胜法宝。19年来,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晋江市持续加强“三农”工作,深化“三农”体制改革,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等高品质人才参与农村创业创新,综合开发利用农业农村生态涵养功能、旅游观光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加快培育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2020年,晋江市设立1000万元农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建立高素质农业农村“双创”团队38个、大学生经营规模农场50家,实现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万元,同比增长9.2%。
一方面,搭建孵化共享平台。建设创意创业创新园、国际工业设计园、智能装备产业园、福大晋江科教园等科学技术创新载体,为农业农村各类人才创业创新提供空间。全市拥有众创空间和科技公司孵化器9家,场地面积超10万平方米以上,入驻创业项目200个以上。2018年,农业星创天地正式挂牌运营以来,吸引了20家农业企业、15支院校团队入驻。另一方面,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与省内外11所高校签订农村双创合作协议,成立“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晋江创业基地”、“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晋江工作站”、“福建农林大学晋江研究院”,重点在现代农业、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开展深层次、高规格的战略合作。与福建省农科院建立合作创业创新平台,成立“福建省农科院专家(晋江)工作站”。
一方面,完善“人才创业创新”政策。以优越的政策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回乡创业,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出台《晋江市农业农村创业创新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配套出台优秀人才认定标准、加快引进优秀创业团队和项目若干意见等优惠政策,实施青年人才“生根计划”,建设人才公寓,落实优秀人才10项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实施“人才反哺农村”计划。开展为期三年的“百生百村”乡村志愿服务等活动,从2018年—2020年,每年选派百名大学生服务农村建设,逐步引导“双创”人才向农村集聚。实施青年设计师驻村计划,聘请10名设计师在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开展陪伴式服务。
一方面,开展农村创业创新竞赛。2017年以来,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联合举办“海峡杯”现代农业创意创新大赛,征集海峡两岸农产品生产各环节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意创新作品179件,12家风司参与对接,取得明显效果。
另一方面,开展“五微五营双创”活动。通过开展“微景观、微菜园、微庭院、微森林、微墙绘”“大学生夏令营、国庆建造营、校园双微创意营、大树微景观工作营、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营”“大学生农业农村创业创新”等活动,进一步吸引大学生等人员到农村践行创意灵感,激发干事创业热情。近年来,共吸引300多支大学生团队、1000多名大学生参与创作了1406个原生态、乡土味的乡村微景观。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七家镇西道村,位于京承出游黄金游线上,靠近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热河皇家温泉度假区内。几年前这个只有1260口人的小山村还是一个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的穷乡僻壤,读道文旅规划设计团队助力扛起规划大旗,为村庄发展提供全程服务。以西道村草莓产业为依托、草莓元素为主题文化IP的全域、全产业链体系规划,破落的村庄一夜成名。助力当地的产业产能与人居生活焕然一新并不断迭代升级。村庄规划后的草莓公社,被评为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
规划通过整合四季草莓、森林温泉、田园风光、特色餐饮、民俗展演等优势资源,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方式,集中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草莓香草等特色产业,实现“美丽乡村+扶贫攻坚+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开发+农村电商+沟域经济+城乡统筹”八合一融合发展,形成河北美丽乡村建设典范。
住宿、餐饮、购物业态融入打造以“草莓采摘、温泉沐浴、民宿体验”为主题的全新农旅融合品牌——草莓公社。对农户住房改造,包括农户住房外立面改造、庭院营造、室内装修设计,提供草莓主题住宿体验;在建筑及景观小品营造过程中突出草莓文化主题元素。从廊桥、路灯、舞台到卡通雕塑、产品标识、餐饮用品,融入鲜明的草莓文化元素,打造独特的食住行游购娱全体验草莓之旅。
充分利用当前乡村振兴大环境下各类政策支持以及旅发大会的助力,依托项目区优良的山水田园环境与农业资源。规划以草莓产业为主导产业,结合皇家文化、民俗文化两大文化特色,整合“南部草莓小镇、中部草莓园、北部稻田”,打造集草莓主题观光采摘、皇家娱乐休闲方式体验、田间特色游乐活动体验为一体的“草莓产业+田园旅游+小镇” 完美融合的示范样板项目。
(一)资本融入。隆化县政府仅在改善水、电、路、灯基础设施上便投资700万元,实现了美化、绿化、亮化,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了群众生活质量。按照特色民宿接待的规格和标准做规划设计,将12家别墅型农户客房改造成草莓主题的特色民宿,铺设完成4000平方米的村内道路,并修建停车场、拦河坝、游客接待中心、景观廊桥、观景台等设施。在园区建设上,一方面精打细算用好山水林田湖项目资金和财政旅游发展基金,另一方面用市场化思维解决政府的难题,通过实施城市景观生态治理和乡村振兴建设PPP项目,为旅游发展引来资金活水。
(二)效益分析。项目总投资1.3亿元,流转土地1300余亩。目前占地面积500亩暖棚及游客中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已建设完成,正常投入运营,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自2018年运营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10.3万人次,其中2019年上半年已接待游客3.7万人次,营业收入130万元。”
通过读道文旅打造的“草莓IP”系列项目,西道村草莓种植达到1100亩,全村一半以上耕地都种植草莓,彻底改变过去种大田、靠天收的传统农业结构,提高了产业层级。仅草莓种植一项,就安置当地150余人,特别是当地妇女广泛去参加了,按年均2.5万元计算,增收375万元。同时,带动9个种植大户,以房屋入股,每年每户最低收入1.5万元,增收13.5万元;加之通过土地流转,租地打工、规模种植、四季采摘,增收近500万元,日接待能力8000人。
从村庄、到小镇,再到整个谷区,使得当地靠着草莓摆脱了贫困,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这里,让乡村振兴的建设真正的做到了因地制宜,符合了乡村振兴的精神要求,真正赋予了村民产业自主“造血”的功能。在不断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农村环境改善、产业多元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新路径,成为环北京贫困山区以产业融合发展助推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绿色崛起的一次有益尝试。
近年来,河南省漯河市紧紧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围绕“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探索出三链同构、集群协同的农食融合乡村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模式。2020年,全市食品产业营业收入2000亿元,带动农户25万,户均增收3000多元。
(一)扶持五级订单生产,夯实产业链基础。按照专种专收、专储专用、优种优收、优加优销要求,组织食品加工公司、面粉生产企业、种子企业、收储企业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小农户签订“五级订单”。对优质专用、订单品种所需良种给予每亩20元补贴,组织相关金融机构洽谈合作,开发“专项贷”“订单贷”“种子贷”等金融理财产品。目前,全市发展优质小麦种植115万亩,优质小辣椒常年保持在40万亩以上。
(二)培育产业化联合体,促进产业链延伸。制定土地、资金、人才扶持政策,支持组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牵头、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广泛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5个,联合体吸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100家、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200家,年产值突破900亿元。
(三)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带动产业链拓展。实施“十百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小升规”培育、“小升高”培育三大工程,形成了双汇肉制品、中粮面业面制品、喜盈盈烘焙膨化食品、卫龙休闲食品、中大恒源健康食品、三剑客乳制饮品等6大产业全链条集群化发展的品牌典型。
(一)打造食品研发平台,提升科技价值。搭建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84家,食品企业每年研发新产品300个以上;企业自主建设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10个、博士后工作站4个、院士工作站2个。
(二)打造品质衡量准则平台,提升品牌价值。设立市长标准奖,对主导或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的企业和组织奖补。以标准引领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创建,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品牌154个、绿色食品品牌35个、有机农产品品牌1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名牌产品4个。
(三)打造食品云平台,提升渠道价值。创新“互联网+”电商营销模式,成立饮食业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创新中心、江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漯河分中心,形成大宗粮食电商服务平台,联结各类批发商业市场50多个,农村连锁超市1400多家,中介组织1500多家。
(一)打通食品和装备制造业联系点,发展食品机械产业。成功发行3亿元检验测试专业园区建设专项债券,规划建成智能食品装备产业园,智能装备产业园吸引广东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二)打通食品和造纸产业联系点,发展食品包装产业。着眼食品包装高端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建设临颍餐饮包装专业园区,年产各类饮料包装45亿只、占全国市场的1/10,园区年营业收入近30亿元。
(三)打通食品与宠物饲料行业联系点,发展宠物食品。投资10亿元建成宠物食品科技产业园,引进美国嘉吉20万吨预混料项目,利用玉米提取淀粉和果糖后的副产品加工宠物饲料母料。
(四)打通食品与物流产业联系点,发展以冷链物流为重点的食品物流产业。发挥漯河四方通衢的交通区位优势,全力发展冷链物流产业。全市国家A级物流公司24家,冷藏车拥有量占河南省1/4,9家企业上榜全国冷链物流百强,占河南省的2/3。
明月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陶艺文化渊源深厚,唐宋以来就是民用陶瓷(邛窑)的重要生产区。近年来,该村以竹海茶山明月窑为依托,大力推进农旅融合,走出了一条以“文创赋能休闲农业、推动产村融合发展”的发展之路。2020年接待游客23万人次,乡村休闲旅游收入达到3300万元,带动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万元。
一是坚持创新机制,推进要素集聚。探索“政府搭台、文创撬动、公益助推、旅游合作社联动”的发展机制。争取187亩国有建设用地指标,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和闲置宅基地,为明月村“引凤入巢”提供“启动器”。成立农旅融合项目工作推进组,采用招才引智政策,吸引100余位知名艺术家和非遗传承人入驻,引进规划、策划、运营等经营人才,为明月村发展提供“孵化器”。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整合项目资金,完善乡村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 “助推器”。
二是坚持农旅融合,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坚定“竹海茶山明月窑”发展思路。依托3000余亩有机茶叶基地、8000余亩雷竹园区和300多年的明月窑,成立了明月村乡村休闲旅游合作社,推出农事体验、自然教育、制陶和草木染体验等项目,打造了蜀山窑、呆住堂艺术酒店等文创项目50余个,开发明月笋、明月染、明月陶等系列文创产品10余种,吸引150余名村民返乡创业就业,2020年合作社实现盈收130万元。同时,邀请全国各地新村民入驻,实现了浪漫田园和文艺村落融合发展,新村民与原住民互助共享。
三是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美丽新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注重茶山、竹海、松林等生态本底的保护与发展,统筹推进“七改七化”(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院、改线、改习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文化、保洁员专职化),开展绿道建设、风貌整治、院落美化和川西林盘修复,不断改善乡村宜居宜业宜游发展环境。已建成文化广场2300余平方米、旅游环线公里。明月村已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幸福美丽新乡村。
四是坚持文化传承,擦亮产业品牌。坚持特色化的发展趋势。着力打造“明月村”特色文化品牌,连续举办春笋艺术节、中秋诗歌音乐会等特色文化活动,创设“明月书馆”“陶艺博物馆”等公共文化空间,孵化“音乐种子计划”“明月文舍”等文化创意项目,培育明月之花歌舞队、明月古琴社、明月诗社、守望者乐队等特色文艺队伍6支200余人,创作《明月甘溪》《明月集》等原创歌曲和原创诗集,开展产业、文化方面的培训每年达1.5万人次。
苗绣是苗族民间刺绣技艺,是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贵州凯里积极挖掘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以脱贫为核心,以培训为抓手,以市场为目标,以合作社为落脚点,做大苗绣传统产业,在指尖上绣出一条发展产业致富的新路。截至2019年底,凯里市相继投入400余万元,帮助17个村寨数千名绣娘对接时尚、对接电商,绣娘每年增收数千元。苗绣走出大山,站到了乡村产业蒸蒸日上的前沿,成为继承弘扬民族文化、民间传统文化,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美丽产业。习评价苗绣为: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
2015年,凯里制定苗绣扶贫计划,培育发展特色手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通过“一带一,一带多”抱团式发展,辐射带动了更多村寨妇女参与发展刺绣产业。梅香村在政府扶持下成立刺绣合作社,经过三年发展,累计接到企业订单一百余万元,苗绣作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国外,绣娘收入达到三千元,有的近万元。随着订单量持续不断的增加,梅香村合作社“一带多”,将多余订单分发给周边的凯棠、凯哨、养小等苗寨,带动了周围村寨妇女共同增收致富。
为解决刺绣因村而异,因家庭而异,因人而异,与市场接轨不畅的问题,凯里以刺绣合作社为基础,组织并且开展村寨培训、集中培训,提升刺绣产品标准化水平,更新绣娘发展理念。创新培训形式。针对苗族村寨的少数民族妇女文化程度较低、识字率低问题,制作凯里方言和苗语双版本苗绣视频教材;开展作品晒、比、评,调动绣娘培训积极性。丰富培训内容。邀请省级大师传授苗绣技艺,邀请企业负责人讲解市场需求,走进企业实地学习文化创意、电商经营、市场理念,不断的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截至目前,凯里市已培训各村寨绣娘3500余人次,有效解决苗绣标准化难和绣娘市场观念缺乏的问题,推动苗绣作品变产品,转化为商品。
从2015年开始,凯里市先后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达成合作实施“嘉人女性幸福基金”苗绣村寨扶持项目、“指尖上的幸福”经济赋权项目等协议,推动凯里及周边地区苗绣发展。在项目带动下,大山深处的绣娘走出凯里,到贵阳、杭州、上海等大城市参观学习、开拓眼界。通过与外地企业和厂商的接触交流,不仅提升了绣娘的刺绣技艺,还让她们学会造血,自己找订单、签订单、做订单,逐步拓展市场。
为拓展发展空间,提升苗绣市场影响力,凯里市积极与多方合作,打造苗绣品牌形象。与深圳艺立方公司合作,打造“凯里试点”,建设“走出去”合作平台。邀请许晴、赵薇等为苗绣代言,提升知名度。通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牵线,与知名化妆品牌签订苗绣大单。在巴黎组织中国苗绣公益展,在上海举办中国苗绣展等。苗绣进一步与现代都市接触、结缘,走向时尚和国际舞台。
时光流转,当传统与时尚碰撞,当苗绣与产业融合,苗绣已不单单是苗族人世代延续的传统手工,更是带动苗乡增收致富的时尚产业。
近年来,定西市安定区发挥地域优势,把马铃薯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的优势主导产业,构建产加销相衔接、贸工农一体化的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体系。2020年,全区马铃薯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总产达到190万吨,总产值达到40亿元,马铃薯产业收入占到了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康薯”。
一是推良种。实施种薯产业升级工程,培育壮大种薯企业17家,形成5.5亿粒的优质脱毒种薯繁育能力,占全国的29%。每年建设原种基地3万亩以上、一级种基地30万亩以上,实现种植环节脱毒种薯全覆盖。
二是建基地。推广“脱毒良种+黑膜覆盖+配方施肥+机械耕作+病虫防控”的“五统一”标准化技术,打破乡镇、村社界限,建立集中连片的种薯、鲜薯、加工薯标准化种植基地60万亩以上。
三是育主体。扶持发展马铃薯专业合作组织416个,创建国家级示范社3个、省级20个,形成“分工协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马铃薯产业联合体。
四是强加工。以主食化、精深化为方向,培育马铃薯加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11家。2020年,加工鲜薯80万吨、生产马铃薯制品14万吨。五是抓流通。支持企业配建标准化恒温储藏库,扶持专业合作社建设贮藏窖,实现分级贮藏,马铃薯贮藏能力达到88万吨。依托国家级定西马铃薯批发商业市场和经销协会,建立线上线下相配合的多元销售经营渠道。2020年,共外销鲜薯70万吨,马铃薯制品12万吨,实现出售的收益38亿元。
一是加强品质管控。认证马铃薯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17个,“三品一标”面积105万亩;将146家生产经营主体纳入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追溯平台,做到“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标上市”。
二是健全标准体系。制定甘肃省区域标准《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离地苗床繁育作业规程》和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85项;建成中国(定西)马铃薯大数据中心,提供产品包装、分拣、集散、检测于一体的标准化配套服务,创建全国“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区”。
三是强化品牌培育。制定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定西马铃薯”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进入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定西马铃薯脱毒种薯”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培育“新大坪”“福景堂”“爱兰”等10多个知名商标。
一是政府引导。出台《快速推进马铃薯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意见》,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马铃薯产业开发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
二是项目扶持。每年筹资3000万元,对农户进行“全覆盖”调种扶持。整合资金9138万元,折股量化到92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争取1亿元中央奖补资金支持定西马铃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三是金融助力。筹措担保资金2500万元,发放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贷款5.8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惠企贷”“惠农贷”“兴陇贷”等产品,累计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社和农户落实贷款5.2亿元。
四是绩效激励。将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乡镇党委政府和区直有关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包乡镇、包主体、包基地、包农户的农技人员职称聘评、工资绩效挂钩。
昊王优质大米产业化联合体成立于2018年,由宁夏昊王米业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各产业相关公司、合作社、联合会、家庭农场、优质水稻种植大户及相关服务机构等32家成员单位共同发起组建成立,围绕优质粮食种植、加工、销售,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撑,建立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涵盖良种繁育、金融保险、文化传媒、生态餐饮、园艺果蔬、畜牧养殖等多功能业务,实现“1+1+13”的聚变效应。截至2020年底,联合体实现总产值10亿元,带动农户9500户,户均增收8200元。
一、搭建服务平台,夯实发展基础。联合体依据市场情况,制定大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年度生产计划,提出水稻种植品种、收购品质衡量准则和生产种植要求。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为支撑,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纽带,为各成员单位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植保作业、绿色防控、技术指导培训、信息化管理等服务,推行种植环节“品种、培训、耕种、施肥、植保、管理、收获”七统一标准,通过多种方式建设五优(品种优、技术优、管理优、品质优、价格优)水稻种植基地,集约土地资源,进行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生产。
二、打造科技平台,实现产品增值。联合体慢慢地增加产学研联合,以科技研发为载体,提升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提升产品品质,提升产品价值。
一是加强产学研合作。与科研院校、农业技术专家、村队土专家等共同组建校企社产学研合作基地。与浙江大学、宁夏大学建立东西部科学技术研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承担项目研发,优先应用科技成果,推动产业发展。
二是强化现代化装备应用。联合体广泛使用先进的生产的基本工艺设备,以“品管、交易、品牌、烘干、仓储、加工、销售、配送”标准化流程化管理方式,开展稻米精细化生产,确保获得稳定增值收益供联合体全体成员共享。三是创新加工工艺。联合体创新大米5D加工工艺,开发“冷鲜香”系列新产品、昊王“红宝米”等高端大米,创新产品类型,注册“昊王”商标,利用市场资源提升品牌效益。
三、构建金融平台,解决融资难题。联合体借助核心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主导效应,提供多元化金融保障,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一是设立联合发展基金。联合体内成员共同出资,设立联合发展基金,由金融机构按照1:10比例放大贷款,帮助联合体成员单位及小农户解决贷款难的问题,为生产、种植、农资等提供资金便利服务。
二是搭建“粮食银行”服务平台。探索开发了粮食银行“存转销、兑换、续存、转存、担保、贷粮、代存”七大功能,为联合体成员单位提供粮食储存服务,农民在通过契约方式保障粮食所有权的同时,将粮食经营权以“定期”或“活期”的形式过渡给企业,获得每年6%的分红,并按约定进行粮食提取或兑换。
三是建立农业保险保障机制。联合体以金融保险机构为支撑,为联合体成员单位及小农户提供农业保险等服务,实施开展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提高成员单位的风险防控能力,促进稻米产业良性循环发展。
山东省淄博博山区,以齐长城文化、万亩原生红叶为基地,通过项目主题再造为撬动引爆,以网红电视剧为品牌推广,通过鲁商·红叶柿岩景区的打造,推动区域涵盖的和尚房村、石坞村、岭西村、姚家裕村四个村庄发展。读道文旅集团全程规划设计,创意落地后首个十一小长假,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位列山东省同期新开业景区(收费)中游客数第一名。同时,入选2020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二批优选项目名单,成为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的典范。
设计首个第一(全长2020米五层回旋角度最大)漂流水滑梯成为网红IP,有自身的特色和主题,获得高速传播、流量爆发和大量游客的关注,提升IP的变现率和价值转化率。依崖壁顺势而建,最高处距地面70余米的七彩玻璃栈道;全国第一个琉璃公园,博山117位世界一流琉璃工艺大师倾力打造;“气势磅礴、惊险刺激”等字眼便迅速抓住人们眼球,以微信(微博)为入口整合传播,以短视频撬动移动营销,截止10月底热度便突破1100万,成为淄博在抖音平台上关注度最高的地方性话题。内容创意加上网红场景,线下景区导流,线上短视频平台助推,二者共同作用,形成良性闭环,使各个网红场景得以走红全国。
秉承“千载柿岩、万彩生活”的文化定位,打造“齐长城脚下的琉璃生活村”。通过“山色、水意、火韵、土味”四大生活主题,植入了包含中国国家地理营地、绿乐园自然教室、琉璃溪水谷、院校实践中心、琉璃会馆、精品商店、大学生众创营地、理想空间乡村工作站、国际青年营地、创客学院、大师工坊、节日盒子文创店、非遗AR活化馆、精品民宿、陶琉花园、花神书咖、博山荟餐厅等首期体验店。并将地道的博山美食、绚烂的琉璃艺术、多彩的乡野度假、时尚的返乡创业,融入。
通过品牌集群重塑传统资源,推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博山区与乡伴文旅集团签约联手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从对接到落地前后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对淄博投资环境的高度认可和发展信心为项目的顺利推进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依托红叶观光、琉璃体验、山水度假和影视传播,不断增值理想村的品牌名片和度假影响力,实现山水资源、村落建筑、业态品牌及人才团队的价值增值,创收高价值的品牌。富的业态产品实现对消费群体的全覆盖,突出文化体验感、产品创意感、消费价值感,保证理想村提供的产品类型丰富、价值认同感强,通过逐年运营扩大用户群体,最终形成口碑化传播和规模化营收。
规划挖掘整合旅游资源,按照“分步实施、面上发动、以点带面、打造样板”的思路,紧扣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主抓乡村旅游和民宿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产业布局、项目创新和文旅融合。并通过以点带面,以柿岩理想村带动博山城西郊野度假生活,包括恶石坞村、淋漓湖、岭西村、姚家峪村等乡创振兴示范区,乃至整个淄博市乡村文旅发展和品牌传播,实现城乡共赢、区域共赢的目标。
通过品牌集群助推乡村振兴,联动周边片区,总投资约2亿元,带动返乡500人就业,年100万人旅游休闲和度假。同时也涌现出了以中郝峪、上瓦泉、聂家峪、泉子村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典型村和一批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的乡村旅游带头人,推动全区乡村旅游整体水平提升。
规划深挖“长城、琉璃、红叶、山水、古村”五大资源,设计全国首个全长2.2公里五层回旋漂流成为网红IP,搭建了琉璃栈道、琉璃天桥、琉璃佛、悬空寺、圆梦塔等一批次网红场景,导入中国国家地理营地、《绿水青山带笑颜》拍摄基地。实现山水资源、村落建筑、业态团队的价值提升,符合潮流化市场趋势。旅游区落地投资约10亿,带动返乡就业1500人,年接待100万人,联动周边片区十几个乡村旅游。通过
破解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面临创意匮乏、用地不足及乡村空心化、产业链短的难题,化零为整,促进景村融合,形成了弱势互补,优势叠加、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半汤街道,距离合肥 90 公里,自驾车程 1.5 小时左右。
总面积 10 平方公里左右,包括半汤街道部分区域以及周边十余个村,其中一期重点开发冬瓜民俗村、南瓜电商村以及西瓜美食村。
2015 年 3 月,合巢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引入安徽淮商集团,联合成立了安徽三瓜公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三瓜公社的联合开发主体,计划开发总投资 5 亿元,建设周期 36 个月。
按照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理念,融入“互联网 + 三农”发展理念,构建集一、二、三产业与农旅相结合的“美丽乡村”发展系统,推动三瓜村的全面振兴发展。在建设过程中保护乡村原有的田林农湖系统,对荒地、山地、林地进行修整保护,修复水系,把乡村田野打造成诗意栖居、宜游宜业的家园。
2017 年 7 月,“三瓜公社”被评为安徽省首批特色小镇第一名,2017 年接待游客量超过 500 万人次,其中各地考察人员超过 30 万人次。
(1)南瓜电商村:定位为电商村、农特产品大村、互联网示范村,目前已经入驻的电商企业包括自有的“三瓜公社”官方旗舰店、天猫官方旗舰店、京东、甲骨文等,还吸引了微创全国联盟、创客空间,以及大量文创基地、乡村酒吧和特产销售门店入驻。已经开发出茶叶、温泉、特色农副、乡土文创四大系列千余种特色商品和旅游纪念品,并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方式获得市场的极大认同,使农村产品营销售卖渠道多元化。
(2)冬瓜民俗村:主要产业为半汤六千年民俗馆、古巢国遗址、手工作坊群。力图挖掘还原巢湖地区 6000 年的农耕民俗文化,先后建设半汤六千年民俗馆、有巢印象、冬瓜传统手工艺坊,引入客栈、民宿、温泉养生、旅游度假等乡村旅游服务业,打造以体验半汤地方传统农耕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村庄发展模式。
(3)西瓜美食村:主要产业为 80 户风情民居民宿、60 家特色农家乐、10 处心动客栈酒店。与经典温泉品牌汤山共同组建汤山旅游公司,通过村集体入股和持股,共同开发温泉康养民宿,拓展村集体经济路径。
采用“企业 + 政府”的开发建设模式,合巢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安徽淮商集团共同成立三瓜公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冬瓜民俗村”“西瓜美食村”和“南瓜电商村”三大主题定位,对民居进行重新定位设计,构建起“线下实地体验、线上平台销售,企业示范引领、农户全面参与,基地种植、景点示范”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围绕民俗、文化、旅游、餐饮、休闲等多个领域,综合现代农特产品的生产、开发、线上线下交易、物流等环节,探索出一条信息化时代的“互联网 + 三农”之路。
特色农产品与电商产业融合。以“互联网 + 三农”为实施路径,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旅、商旅、文旅“三旅结合”的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重点打造南瓜电商村、冬瓜民俗村和西瓜美食村三个特色村。全力发展现代农业,通过电子商务打开当地农特产品大市场,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新农人入乡创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带动加工,让村民足不出户把产品卖向全国,激活乡村市场,盘活乡村资源,为农业注入新的生命。以电子商务为抓手,依托南瓜电商村,建设线上线下店铺,建立创客中心,吸引年轻人入乡加入到电子商务就业创业平台,通过电子商务,驱动农产品加工、生产,通过农特产品的加工生产吸引和保障更多本地村民就业和创业。
围绕着餐饮、民宿、旅游、电商等,三产业态已初见成效。三瓜公社强调的是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通过统筹协调各类资源使一、二、三产业在总体设计中有序发展,良性互促。电商和旅游协同发展是三瓜公社电商特色小镇的独特模式探索:农旅为主,引领电商小镇品牌化建设;商旅是力,夯实三瓜公社特色小镇的产业支撑;文旅是魂,传承文化,塑造特色小镇的文化灵魂。成立了花生、养殖、食用菌、瓜果等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绿色生态的农产品种植养殖区。由合作社进行原材料的种植、加工、销售,为参与的村民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及产品营销售卖等。三瓜公社充分的发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示范与引领作用,以合作社为纽带,将农户种养、生产加工和电商销售有机整合,带动周边村民大力开展订单式农业,快速实现致富。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种植标准化、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打造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基地。依托已经成立的专业农业合作社,负责规模化的农特产品种植、养殖和加工。引导农民或农产品加工公司按照标准对农产品进行初级加工。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北部,位于举世闻名的唐太宗李世民昭陵九嵕山下,距离西安 60 公里,约 1 小时车程。
袁家村共有 62 户,286 人,土地面积 660 亩,发展到今天已经吸引外部 3000 人来到这里。
村集体和村民共同组织村集体开发经营公司作为袁家村的主体,同时成立自有的村庄管理公司和多种行业协会。
回顾和总结袁家村的创业历程、发展思路和基本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以支部为核心,以村民为主体;以创新谋发展,以共享促和谐;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打造农民创业平台;以组建合作社为切入点,实现三变;以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实现三产融合发展;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注重精神文明,加强思想教育;弘扬优良传统,淳厚乡风民俗。
2017 年袁家村接待游客量超过 500 万人次,总收入超过 3.8 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 10 万元。先后获得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美丽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等称誉,昔日的“空心村”慢慢的变成了今日的“关中民俗第一村”。
袁家村在产业方面能总结为“一个品牌,两个产业”:一个品牌是指“袁家村”品牌,“袁家村”的品牌价值估值已超越 20 亿元,并且仍然在快速的增值中。“袁家村”的品牌,可以形象地解读为“袁汁袁味的精神原乡”,是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内涵的“农”字号品牌,其产业与三农紧密相连、息息相关。郭占武提出的袁家村品牌 +创新团队 + 资本 + 互联网的新思路、新模式将为袁家村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前景。
两个产业,一是指以传统民俗和创意文化为核心的个性化、高端化和系列化关中文化产品产业。二是指以特色农副和健康餐饮为核心的农副产品的种养殖、加工包装和销售产业。
经过多年发展,袁家村从乡村旅游起步,市场规模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不断的提高,品牌价值更为凸显,第三产业强大直接带动第二产业的发展;由传统手工作坊到现代加工工厂再到连锁加工企业,第二产业围绕第三产业布局;第二产业的发展逐步扩大对优质农副产品的需求,拉动第一产业规模逐步扩大。袁家村真正构建起由三产带二产促一产,三产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
袁家村党支部书记、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创始人和设计者郭占武将袁家村的成功归结于“村干部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典型”,其模式可以归结为“以村集体领导为核心,村集体平台为载体,构建产业共融、产权共有、村民共治、发展共享的村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1)以村集体领导为核心,以村民为主体。组建了以村两委为核心的村集体领导队伍。郭占武书记经常对村干部讲:当干部就要有奉献精神,就要能吃亏,先群众后干部,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正是在郭书记带领下,袁家村所有村干部都形成了共同思想认识:干部没有一点特权,干部队伍就是服务队,就是为村民跑腿、为群众服务的,村里发展好了,自己家也会跟着好,有大家才有小家。袁家村的村干部都不拿工资,义务服务。袁家村在发展之初村集体就明白准确地提出自主发展的路径,坚持村民的主体地位,树立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让村民当家做主,自主发展、自我发展。不管外界的诱惑和压力有多大,袁家村都不拿村民的自主权和控制权做交易,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不动摇,确保全体村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2)以村庄集体平台为载体,组建股份合作制集体经济组织。为了盘活集体和群众闲置资产,把散弱农户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紧密结合,实施村集体内部无物不股、无人不股、无事不股。将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集体保留 38%,其余 62% 量化到户,参与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都可以持股。对于旅游公司、合作社、商铺、农家乐等经营性主体,可以自主选择入股的店铺,互相持有股份,入股的范围不仅是本社区居民,还包括袁家村社区的经营户。在合作社入股过程中,遵循全民参与、入股自愿、照顾小户、限制大户的原则。以产权同享为核心,所有入股农民与集体经济组织共进退、同发展,极大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了村集体与农户个体的均衡发展。
在管理上,由村委会牵头,组建管理公司和协会,包括农家乐协会、小吃街协会、酒吧街协会,协会成员由商户们自己推选,为协会提供义务服务,构建了自我治理的发展模式。
(3)实施产业融合,不断提档升级。不走传统“由一产向二产和三产拓展”的思路,探索出“由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并立足品牌溢价的多维度产业共融”的发展路径。从发展民俗旅游开始,袁家村的第一步确定了推动第三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第三产业拉动手工作坊兴盛,形成了“前店后厂”和加工公司,企业不断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拉动第二产业发展壮大,进而提升对优质农副产品的需求,推动了第一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三产带二产促一产”的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形成,构建了一个相容共生、互补兼顾、层次递进的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闭环产业链和成熟商业模式。目前,袁家村共有农副产品加工公司 10 个,旅游服务企业 6 个,建成菜籽、玉米、大豆、红薯等优质农产品基地 14 个。还大力推动农副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培育发展新动能和后劲。
(4)推进产权共有,推进三股改革。袁家村股权结构由基本股、交叉股、调节股三部分构成。①基本股,将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集体保留 38%,剩下 62% 分配到户,每户平均 20 万元,每股年分红 4 万元,只有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才能持有,缺资金的农户以土地每亩地折价 4 万元入股。②交叉股,集体旅游公司、村民合作社、商铺、农家乐相互持有股份,交叉持股 460 家商铺,可自主选择入股店铺。③调节股,全民参与、入股自愿,钱少先入、钱多少入,照顾小户、限制大户。实现了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的高度统一,全民参与、入股自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利益共同体。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和再分配,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利益均衡。袁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入股分红、房屋出租等财产性收入占 40.1%。
位于郑州市南大学城龙湖镇境内,距郑州 16 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 20 公里。
占地面积 5000 亩,辖 9 个自然村,7 个村民组,现有人口 1500 余人。
结合黄帝文化渊源深厚的优势,以“林业立村、生态富村、旅游活村、文化强村”思路发展乡村特色旅游。2007 年,在外经商多年的乔宗旺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不等不靠,利用紧靠郑州市区的区位优势和黄帝文化的品牌优势,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产业”方案打造泰山村特色旅游村。
泰山村先后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河南省最美乡村”“河南省文明村”“河南省生态村”“河南省特色旅游村”等诸多荣誉称号。
引进河南千稼集农业旅游观光有限公司与泰山村合作,建设了千稼集景区,按照“原味乡村”“民国风情”“激情岁月”三大主题,布局农耕文化演艺、民俗特色小吃、民间演艺表演、休闲游乐体验、主题情景客栈、绿色有机农场六大产品业态,布局地方名小吃、农副产品、茶馆戏台、文创产品、主题客栈、民俗演出、情景演艺、历史店铺、儿童娱乐、竞技游戏和创意农场采摘园等对多元主题业态,供游客体验浓郁深厚的中原民俗历史背景和文化和乡土乡情。
千稼集与当地农民采用合作经营的方式打造万亩农场,通过集中耕作,精细化管理,生产绿色有机杂粮蔬菜。实现统一配给,从源头上保证千稼集食品的安全和质量,游客还享受纯天然农土特产和土法加工食品,充分享受好看、好吃、好玩、好游、好住、好购、好心情的“七好”快乐体验之旅。
2016 年,泰山村与上海和佑养老集团举行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计划在泰山村联手打造新型乡村养老典范,建设可安置 5000 名老人的乡村养老项目,打造“城市老人到乡村寄家养老”特色示范村。“乡村寄家养老”模式让城市老人到近郊寄家养老,既有家的感觉,也能呼吸新鲜空气、品尝有机食品,以及享受护工细心的照料和社区医养服务中心的健康管理。
泰山村每年承接各项培训 20 多万人次,泰山村有大中小会议室 8 个,其中一号会议室可以容纳 550 人;可接待 2000 人同时就餐,可容纳 1000 人入住。有高空培训装置2 座,高空攀岩墙 1 座,地面培训设施如逃生墙、背摔台、电网等多处。泰山村先后被郑州市教育局指定为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活动教育基地,被郑州市人民政府明确为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被郑州大学、河南民生学院等大专院校明确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被新郑市人民政府指定为新郑市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基地。
公司对外招商,免租金、免装修、免流动资金、免物业费、免管理费、免营销费,为商户提供统一采购的食材,收入扣除食材的成本后双方五五分成,商户承担自己的人力、水电气成本,公司承担人力和推广费用。
公司建立有自己的配送中心,商户成立了商户委员会,对中心的采购、配送做监督,经营风险由公司承担。在这里经营的商户一店一品,不重复,避免恶性竞争。
泰山村没有完全依靠政府帮助,自力更生走出了一条中国农村振兴的道路。每个自然村的文化内涵、品位都不一样,只有深挖文化和生态,通过优良的生态和优质的服务,把文化和生态优势转化为生产力,把乡村文化以及青山和绿水变成经济和社会效益,才能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郝峪村共 113 户、364 人,全村耕地面积 80 亩,山林、果林面积 2800 亩,是纯山区村。
2013 年中郝峪村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资源变资产、现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的转变。将全村山林、土地、房屋、农田承包权等以经营权入股的形式成立了淄博博山幽幽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公司来完善一、二、三产业机构框架,负责对全村所有经营性项目进行规划设计、经营管理,并统一进行利益分配,同时,代表村集体和全体村民对外合作。
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让农民共同致富”的理念,探索实施“公司 + 项目 + 村民入股”的综合性发展模式,全村人人是股东、户户当老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一体发展。
中郝峪村把乡村旅游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导产业,农旅融合、旅商融合,从小微起步,步步规范,事事创新,不断探索山区村庄发展乡村旅游的新路子,2017 年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 2800 余万元。先后获得首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好客山东最美乡村”和“乡村研学旅游目的地”等称号。
中郝峪森林覆盖率 96%,夏季平均气温低于 26℃。依托天然生态优势,全力发展乡村养生养老产业,改造建设各类康养住宅 32 户,配套康体休闲、无障碍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发展医疗服务、休养康复、农耕体验等服务,形成居住—养老—休闲—康复—医疗等功能完善的新产业。截至目前,外来定居新村民 70 户,全村年接待康养人数超过 3 万人次,获得全国森林康养示范基地称号。
村集体把村内 60 户 180 多间闲置房屋有偿收回,重新进行规划设计,外貌力图凸显山村风貌,内部更看重现代舒适,用来全力发展乡村民宿产业。同时对全村妇女进行家政服务培训,每户院落配有一名管家服务员,持证上岗。制定《中郝峪幽幽谷民宿管理服务标准》,严格落实民宿标准化服务,让游客感受家一般的温暖。
规范建设农家乐超过 100 户,其中 10 家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25 家被评为山东省五星级或四星级农家乐。统一农家乐管理标准,制定行业规范,统一配送餐饮用具,达到省级农家乐卫生安全标准。突出家庭接待特色,游客接待户户有“绝活”,在不同农家感受不同的休闲体验氛围,村民全员进行旅游接待业务培训,旅游接待从户户“游击队”转变为整村“正规军”。
“中郝峪模式”: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重点,推动农产品生产、餐饮、医疗、教育等服务有机整合。建设美丽乡村,着力于村容村貌整治、生态修复、特色挖掘以及合作社建设。同时进行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鼓励村民以土地、山林、资金、劳动力入股,创新出“公司运作 + 单体承包 + 全体村民入股”的运营模式。
做活“企业主导 + 村民入股”的统一运营管理模式:幽幽谷公司对村子进行统一开发、运营、管理和推广。村民以田地、农家乐、餐馆等入股运营公司,与公司利益紧密绑定,形成运营合力。一方面解决了中郝峪乡村旅游的服务标准、项目建设、品牌推广等问题,另一方面带动村民实现共同富裕。在公司里,村集体占 21% 的股份,剩下根据村民自有房产、果园、劳动力等各种资产价值配相应比例股份。除营收以外,每年获得公司分红。在经营上,公司统一负责村子的项目开发、运营和宣传。公司统一运营分配客人,业户只负责搞好接待、服务工作,不得擅自接待客人。村庄所有项目价格全部由公司统一制定、统一收费。
“花落”素有“林果之乡”“蜜桃之乡”“长寿之乡”的沂水县泉庄镇,山东临沂尹家峪田园综合体。
“崮乡田园美 沂蒙花盛开” 。齐鲁大地乡村振兴的未来样板。更舒适的人居生活空间,向往的生活预演。“未来田园”尹家峪,在国人田园生活的理想与现代科技大发展背景下,是更超前的田园综合体模式:有高新科技下更优质